茶汤中的茶氲是怎么形成的?

小黄品茶 11-13 35阅读 0评论

茶汤中的茶氲是怎么形成的?茶汤中茶氲的形成主要与茶内物质、环境温差有关。其一,茶叶中含有脂溶性物质,如脂肪酸、胡萝卜素以及挥发性香气物质,此类浸出物质比重较轻,漂浮于汤面之上,若茶汤上下温差大时,则更容易产生茶氲;其二,泡茶时光线折射,加之油雾状水蒸气的呈现,最终形成茶氲。


茶氲:


茶氲是正常现象,是茶内物质在一定环境下的表现。而并非是什么杂质。


茶汤中的茶氲是怎么形成的?

简单来说,茶氲就是一层非常薄的油雾,茶汤中脂溶性物质的呈现。茶氲多呈白色,汤色越深越容易发现,但很快就会消失。


以下这些因素会影响“茶氲”的呈现效果


1、光的折射下,茶氲更容易被看见。

2、茶汤浸出物中,脂溶性物质越多,效果越明显。

3、冲泡时汤水温度越高,瞬间浸出物质较多越容易产生。

4、气温较低、气压偏低时,也较容易产生。

5、汤色越深,容易对比产生,越容易被发现。

6、盛汤的容器,也会稍有影响,使用白瓷器皿则更为明显。


茶氲是一种自然现象,但并不能直接表现茶叶的好坏。相对而言,有茶氲的茶物质丰富一些,会好喝些,是因为汤质会厚重,口味醇厚。希望对您有所帮助!获取更多茶叶知识、茶功效等,请关注茶叶百科网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茶叶百科网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相关阅读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 表情: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5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

目录[+]

取消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